相关资讯

这一仗打出国威军威!战后团长落泪不止,三人成为一等功臣
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01:53    点击次数:134

血战无名高地:一个排的钢铁意志

1953年7月,朝鲜战场上,志愿军第23军67师199团接到一项关键任务——攻占美军陆战第七师驻守的281.2高地。这座高地是敌军拱卫铁原城的重要屏障,一旦拿下,整个战局将发生重大转折。然而,要啃下这块硬骨头,必须先拔除其侧翼的“钉子”——一座地形险要的无名高地。

侦察兵带回的情报令人心惊:无名高地外围密布12道铁丝网,地雷阵星罗棋布,美军依托坚固工事严阵以待。面对如此险境,199团团长果断决定:派出一支精兵突袭,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战果。重任落在了以敢打硬仗闻名的一营三连一排肩上,而主动请战的副连长钟剑鸣,将亲自带队冲锋。

展开剩余71%

以一个排的兵力,挑战装备精良、占据地利的美军加强排,这看似是以卵击石。但一排的战士们斗志昂扬,他们早已立下誓言:哪怕敌众我寡,也要打出中国军人的威风!

战斗前夕,钟剑鸣与战士们反复推演战术。最终,他们制定了一套声东击西的妙计:先由一班在左侧佯攻,吸引敌军火力;待敌人被牵制后,主力再从侧后方发起致命一击。

战斗打响后,一班的战士们如幽灵般在阵地左侧穿梭,枪声忽远忽近,美军指挥官一时摸不清虚实,只得调集重兵严防死守。就在敌人疲于应付之际,钟剑鸣率领二班、三班悄然迂回至敌军背后。他们动作迅如闪电,仅以两名战士牺牲的代价,便突破了雷区,接连撕开11道铁丝网。

然而,最后一道铁丝网拦住了去路——这是最坚固的一道,若不能迅速突破,敌军援兵赶到,后果不堪设想。千钧一发之际,战士陆金顺和邵长柱对视一眼,同时扑向铁丝网,用血肉之躯为战友铺路:“快!”没有豪言壮语,只有一个字,却让所有人瞬间红了眼眶。战友们咬紧牙关,踩着他们的背脊冲了过去。那一刻,每个人心里都清楚:换作自己,也会毫不犹豫地做出同样的选择!

就在胜利在望时,钟剑鸣不幸中弹倒下。危急关头,步话机员陈克忠挺身而出,接过指挥权。这位平日负责通讯的战士,此刻展现出惊人的指挥才能,带领部队分两路夹击。美军在交通沟内仓促应战,但面对志愿军刺刀见红的近身搏杀,这些身材高大的对手很快溃不成军。短短20分钟,战斗结束——美军除被击毙者外,全部缴械投降,而一排仅伤亡13人。

当团长赶到战场时,眼前的景象让他热泪盈眶:战士们衣衫褴褛,军服被铁丝网割成碎片,血迹与污泥混作一团;陈克忠赤着双脚,脚底血肉模糊,白骨隐约可见……团长庄严敬礼,声音哽咽:“你们打出了国威军威,历史会记住这一天!”

战后,一排被授予集体一等功。陆金顺、邵长柱以身躯为桥的壮举,陈克忠临危受命的担当,均被记为一等功。而那位年轻的步话机员,更因战火中的淬炼,连升数级成为排长。这场战斗不仅撕开了281.2高地的防线,更用鲜血铸就了“钢少气多”的不朽传奇。

发布于:天津市